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

世博與亞洲興起的省思

2010-05-03 旺報 【劉必榮】

期待已久的上海世博終於開幕了。4月30日晚上,璀璨的煙火照亮黃浦灘頭,也燃燒了中國人的心。從當年列強租借的十里洋場,到今天中國作東、各國共襄盛舉的世博開幕,再次見證了中國的崛起,也讓每個中國人都心情澎湃。

世博凸顯了當代環保與永續發展的主流價值,也宣示中國進入新的消費時代。趨勢專家細細咀嚼世博,希望在中間找到時代的脈動與商機,行銷專家也努力消化世博,希望反芻出新的商業模式。但從政治與外交面切入,卻應該還可以有三個觀察點或反省點值得我們關心。

公共外交值得觀察

第一是公共外交。世博會半年的展期,是中國作公共外交與國際宣傳的最好時機。中國想用這半年時間,向世界傳達出什麼訊息?軟實力的展現,不只是硬體的場館與科技,它還必須要有軟體的價值觀,以及足以凸顯中國特質的文化與細膩。中國大陸如何規畫這半年的公共外交,其整個思路、操作方式,以及所獲得的效果,都是值得觀察的面向。

第二個值得思考的城市外交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,「城市」已經變成國際舞台的重要單位。城市之間的聯繫,構成一個網絡,也讓外交有了新的突破點。近年來興起的城市行銷是一個證明,上海世博更將城市外交推入高峰。所以我們要思考的是,除了行銷城市之外,如何加強城市外交的互動網絡?不同的城市,依大小、發展的程度以及政經的重要性,可以落在不同的「層級」,每一層城市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都不一樣,一定要有詳細的規畫,將政策加以區隔,才能發揮城市外交的真正效果。不是簽幾個姊妹市的協議,就以為可以做好城市外交的。這點應值得我們的市長們思考。

整體思考亞洲興起

第三個反省點是亞洲的興起。一些外國媒體指出,上海世博除了是中國的大事以外,也代表了亞洲的崛起。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對的。4月25日世界銀行將中國的投票權提高60%,僅次於美、日,高於英、法、德,讓3個主要國家中有2個是亞洲國家,就是亞洲興起的證明。但是亞洲興起代表了什麼?一些學者就指出,亞洲國家快速發展,但是彼此之間可有相互了解?我們了解其他亞洲國家發展的模式嗎?了解他們的價值觀變動嗎?亞洲興起帶來的是亞洲整體力量的提升,還是新的摩擦?

我們主要關心的是中國與日本,以及中國與印度的關係。中國在東亞的海上練兵,讓日本感到焦慮。美國的觀察家指出,日本面對中國的崛起,「情緒複雜,甚為焦慮」。其實焦慮的何止日本?印度也一樣擔心。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就指出,中國海軍近期在南海舉行的演練,引發印度的高度警惕。為防止正在崛起的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,印度正在發展一支以至少兩艘航母為中心、多達150艘艦艇的現代化海軍艦隊。

在這同時,印度也想趁中國海軍還不那麼強大的時候透過外交途徑,與中國達成一些合作協定。印度國防部長就提議,印度可以為中國運油船提供安保,開始一些海軍的交流活動。這倒不失為一個新的思維。

亞洲國家之間如何增加了解,運用城市外交與公共外交化解衝突,真正發揮亞洲興起的加成效果,是我們應有的整體思考。

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